结性心动过速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心电图阅读技巧131正常心电图及各 [复制链接]

1#
小孩白癜风怎么治 http://m.39.net/pf/a_5270056.html

王永权李津阳房昕晖

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

第一章

正常心电图及各波的临床意义

在正常情况下,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均可出现相应的一组波形。(图1-2)

一、P波:

代表左、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。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,P波方向在Ⅰ、Ⅱ、aVF,V4~V6导联向上,aVR导联向下,其余导联呈双向、倒置或低平均可。正常人P波时间小于0.12秒。振幅在肢体导联小于0.25mV,胸导联小于0.2mV。

(一)、心房肥大:

右房肥大:(图1-3、图1-4)

1.P波尖而高耸,其振幅≥0.25mV,以Ⅱ、Ⅲ、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,又称“肺型P波”。

2.V1导联P波直立时,振幅≥0.15mV,如P波呈双向时,其振幅的算术和≥0.20mV。

左房肥大:(图1-5)

1.Ⅰ、Ⅱ、aVL导联P波增宽,其时限≥0.12秒,P波常呈双峰型,两峰间距≥0.04秒,以Ⅰ、Ⅱ、aVL导联明显,又称“二尖瓣型P波”。

2.V1导联P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。将V1负向P波的时间乘以负向P波振幅,称为P波终末电势(P-waveterminalforce,Ptf)。左房肥大时,PtfV1≥0.04mm·s。

2、P-R间期: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,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。正常时P-R间期为0.12~0.20秒。

3、QRS波群:反映双侧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。

1.QRS波群命名:(图1-6)

1).在基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R波;

2).在R以后出现的负向波称为S波;

3).第一个出现的负向波为Q波;

4).S波之后的正向波为R′波;

5).如果QRS波均呈负向波称QS波。

各波幅度的大小用英文大小写字母表示,即大写表示较大的波,小写表示较小的波。

2.目测心电轴:

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,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(平均QRS向量),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。根据Ⅰ、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确定电轴是否偏移,正常情况下Ⅰ、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为电轴不偏(图2-32)。如果Ⅰ主波向下、Ⅲ主波向上为右偏;Ⅰ主波向上、Ⅲ主波向下为左偏。

精确的方法可采用分别测算Ⅰ和Ⅲ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,然后将这二个数值分别在I导联及Ⅲ导联上画出垂直线,求得两垂直线的交叉点。电偶中心0点与该交叉点相连即为心电轴,该轴与Ⅰ导联轴正侧的夹角即为心电轴的角度。另外,也可将Ⅰ和Ⅲ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通过查表直接求得心电轴。例如:Ⅰ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为+4,Ⅲ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为+3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测量方法求得心电轴均为+56度。(图1-7、图1-8)

3.QRS波群时间及电压:

正常QRS波群时间小于0.12秒,正常时V1、V2导联多呈rS型,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.0mV。V5、V6导联R波一般不超过2.5mV。

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(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)不应都小于0.5mV,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(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)V1和V5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不应小于0.8mV,V3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不应小于1.0mV,否则称为低电压。

正常人的Q波时间小于0.04秒,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/4(除aVR导联外)。

4、J点:

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。J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,通常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。有时可因心室除极尚未完全结束,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。还可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,使心室除极与心房复极并存,导致心房复极波(Ta波)重叠于QRS波群的后段,从而发生J点下移。

5、ST段:

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,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。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,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。但在任一导联,ST段下移除Ⅲ导联外均应<0.05mV,Ⅲ导联<0.1mV(主要取决于ST段下移的形态),本指标仅限于ST段水平型下移。ST段上移在V1~V2导联一般不超过0.15mV,V3不超过0.30mV,在V4~V6导联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.10mV。

ST段测量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

(二)、心肌缺血的心电图

ST段下移诊断标准的确定受ST段形态的影响较大,由于ST段下移形态的不同,有其不同的诊断指标。常见有以下几种形态ST段下移:水平型、类水平型、下斜型、拖拉型(鱼钩状)、J点型下移。(图1-10、图1-11、图1-12、图1-13)

5.J点型下移:

该种ST段下移最为常见,特别是在窦性心动过速时,多无临床意义。确定其临床价值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:

1).QX/QT间期:(图1-14)

2).校正基线:(图1-15)

3).抛物线法:(图1-16)

6、T波:

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。在正常情况下,T波的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。T波方向在Ⅰ、Ⅱ、V4~V6导联向上,Ⅲ、aVL、aVF、V1~V3导联可以向上、双向或向下。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/10。

Ⅰ、Ⅱ、V4-V6导联倒置有价值;Ⅰ、Ⅱ、V4-V6导联直立在其它导联上出现倒置无意义。

7、QT间期:

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,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。(图1-20、图1-21)

正常值:QTC=0.39±0.04。QTC>0.46为危险性的QT期。此时出现的室早属危险性室早。使用胺碘酮时常测量QT间期,QTC延长会导致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。

8、U波:U波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。以V3~V4导联较为明显。正常情况下U波振幅小于0.30mV。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。

利益冲突:无

免责声明

平台推送文章来自网络或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